外國封面很直白 但我覺得太驚悚了
《出版者週刊》2013年度十大好書
入圍美國筆會2014年度最佳小說處女作
入圍美國筆會2014年度最佳小說處女作
《林中祕族》講的是諾頓‧佩利納的一生,從充滿孤獨與失落的童年,到他轟動全世界的發現,以及之後的墮落。這本「回憶錄」寫於獄中,由他的研究助理編輯、作註。日裔美籍小說家柳原漢雅出身夏威夷,這部處女作摧毀神話、現實、超現實之間的界線,向上一世紀的兩位大師致敬──納博科夫與康拉德。
真的很難想像這本小說是作者的處女作,這麼縝密又費工的自傳體!光是搜集資料感覺就很費工了,不只專有名詞還要杜撰物種、生態。我一直覺得書名很有意思,不管是中文譯名《林中秘族》還是英文書名《The People in the Trees》都很反諷,一旦被找到,住在伊伏伊伏島的人們再也不是秘密了。
小說至少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在描述伊伏伊伏島的樹木風土民情,可是主角諾頓只發表2篇文章就把伊伏伊伏島毀了,這麼說好像太誇張,再換個說法好了,他是沒那麼厲害,畢竟他那時候在學術界什麼菜都不是,所以他很好心的送了點禮物給當時的大老研究,當那大老發表研究成果,表示長生不死不再是夢,毀滅的齒輪就已經開始轉動了。
諾頓是個很矛盾的人,從他的自述看出來他不甘於平凡,不甘老死在實驗室做他討厭的實驗,而在他厭倦了實驗室,人類學家塔倫特給了他一起去伊伏伊伏島,找尋失落的部落的機會。結果發現了夢遊者,雖然肉身不會老化但心智卻會不斷的衰退,以那個年代來說,雖然不完美但的確離長生不老很接近,他心裡知道會長壽的原因是吃了龜肉,就把島民認為是神聖的龜肉殺了偷偷帶回去做實驗。我覺得他很清楚他在幹什麼,他早就知道了結局,就算吃了龜肉感覺離長生不老很接近,壽命不斷延長,但也僅此而已,他沒有辦法既讓壽命延長又能保持智力正常,但是一發表研究成果他就能成為英雄(雖然我覺得那充其量只能說是發現),他給了世人希望卻沒有講最後會瘋掉這個結論,等到他覺得大事不妙製藥廠的車都已經開到島上去,森林也已經被破壞了。他之後會近乎執著的領養孩子,大概也只是一種補償的心態吧?
人類學家塔倫特的失蹤也十足諷刺,他為了找尋失落的部落而去了島上,當島被破壞當地的人們再也不可能像往常一樣生活,他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